中午休息時間,先騎車去換機油再出發到偏遠的福田路拿照片。變天的天氣有很大的風,隔著一層安全帽聽見似乎在怒吼的風聲;一個人騎車還滿孤單的。
看著那到手的照片’,讓我想起那段常跑藍天的日子;身旁的人對底片機興趣缺缺,說:「現在哪還有人用底片機,還要上沖印店花錢才看的到。」我知道,會這麼說是因為不了解;不了解為何我會如此情有獨鍾。感謝Annie的大方,才讓我得以有機會擁有這些難能可貴的畫面,說不上是好照片,但因有那秋的加持卻也有獨特的味道出現。
印象中,小學畢業旅行時,帶了家中唯一的相機出門,所以現在擁有不少小學同學和生活的畫面,畫面中有我的出現並不多,但有些畫面卻也深深的刻印在我小小的腦袋裡;班導師的獨照被誇獎是唯一把老師的雙腳拍成併攏的;調皮的男同學要我幫他拍張獨照,坐在走廊邊的圍牆上一附正經的樣子;還有一張,是在教室下課休息時間,看的到有同學好奇的撩起袖子觀察剛打完疫苗的手臂,隱約還看的到後面教室佈置上有我的美術作品…。如果沒有這些照片,在我的小學生活記憶還剩下什麼呢?大概就是那永遠不及格的數學吧。
經過了國中和專科的生活,照片的數量也是愈來愈多,所以在我的書櫃中,有一大半的位置是留給它們。現在,拿到照片的機會不多了,因為網路的發達,只要上網就可以儲存成一本本的相簿,為什麼還要花錢洗照片呢??因為擁有數位相機的普及、隨拍隨看的方便和不用跑沖印店的省時,卻也因此失去了底片機才擁有的神秘感。我想重溫的,不過就是拿(看)到照片的那一刻;就算天氣不好,也擋不住想看的欲望,總是可以準時在沖洗店老闆說可以拿照片的時間出現。
整理照片的時候,手指頭按下快門的畫面又再重新浮現一遍。
這一次回高雄準備了五捲底片要拍大姐迎娶和宴客的過程,最終拍了三捲。大光圈的那秋,閃光幾乎都用不上,只是每次重新開機又要再強制關閉閃光,有些稍縱即逝的畫面就顯的手忙腳亂了,而且還有個當天睡不飽在番的小朋友在身邊,整個人心煩氣躁就很難分心再去感受當下的其他畫面。
在日本才有販售的那秋黑已經停產快兩年,拍賣上的價錢也哄抬到我買不下手,所以再來有機會看到底片機的照片,可能就要等我好好研究挖挖如何重裝底片。
我的那秋初體驗!